连续多日,南宁的最高气温达到38度,气温上升,湿度增加,食物也容易腐败滋生细菌,特别适合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南宁疾控发布防控指南,今年4月以来,南宁市感染手足口病的人数明显增加,监测资料还显示,目前南宁市手足口病已进入流行高峰季节,5岁及以下儿童是该病重点防范对象。
(资料图)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于5岁及以下儿童。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当然较大的儿童和成人也有可能感染,有时会出现一人得病全家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历年监测数据显示,南宁市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的流行高峰,9-10月是次高峰季节。目前已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
市民陈女士说,周五时收到幼儿园老师的短信提醒,天气炎热,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等传染病进入高发期,请各位家长与孩子外出时注意与他人社交距离,勤洗手。读者林女士说,她的两个孩子也因“咳嗽,痰音重、脖子处温度高”被老师打电话叫接回家休息,并建议等完全没有症状了再去幼儿园。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农常亮介绍,近期门诊接诊手足口病的患儿有所增加,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也不少。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传染性疾病,好发于五岁以下的儿童。 两者都是由肠道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相关性,而且二者病毒间有许多重叠,导致症状与传播非常相似,如果不是专业医疗人员,非常容易误诊误断。从病症上来说,疱疹性咽峡炎来势猛烈,高热抽搐的临床表现往往让家长先乱阵脚。
据悉,两种疾病都有传染性,易感人群主要为学龄前儿童。但手足口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而疱疹性咽峡炎多见于1-10岁儿童。两种疾病的传染源主要为患儿,主要通过接触(受污染的物品)、呼吸道(飞沫)和消化道(粪-口途径)等传播方式。
农常亮提醒,引起的手足口病重症和危重症的病原主要是肠道病毒71型(简称EV71病毒),目前我国已有疫苗上市,可接种EV71型灭活疫苗预防;但预防疱疹性咽峡炎至今尚无疫苗。预防手足口病要“常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它同样适合疱疹性咽峡炎, 要多注意卫生与室内通风。
同时,要避免和患儿密切接触,如亲吻、拥抱、共用餐具或水杯。患儿应该请假留在家里,尽量避免去到公共场所或密闭不通风的场所,直到退热、口腔溃疡完全愈合或其他临床症状消失。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多参加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睡眠、营养平衡。托幼机构和学校应定期清洁和消毒公共区域和公共物品。
■知多D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
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
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以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播为主,传染性较强,传播快。好发于夏秋季,“六一”前后是高发期。
如何区分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传染性疾病,好发于五岁以下的儿童。两者都是由肠道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相关性,而且二者病毒间有许多重叠,导致症状与传播非常相似,如果不是专业医疗人员,非常容易误诊误断。
从病症上来说,疱疹性咽峡炎来势猛烈,高热抽搐的临床表现往往让家长先乱阵脚,但实质上来说疱疹性咽峡炎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与后遗症,但手足口病不然。
无论是疱疹性咽峡炎还是手足口病,都足以引起家长朋友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