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舒冬妮每经编辑:杨夏
6月底,已经好多年不带团的导游资格证培训中心老板邓文,带着5个小孩、4个大人一起逛了杜甫草堂、四川省博物馆。今年夏天,旅游太火爆,旅行社实在找不到导游,他只能亲自上场救急。
7月29日下午六点半回到成都,第二天早上八点又带团出发,川藏线导游丁晓磊的行程很紧,留给他的休息时间只有一个晚上。
【资料图】
“一个团还没结束,下一个团就已经安排好了。”在丁晓磊看来,这是今年大部分导游的工作状态,今年5月回到老本行后,他也一直还没好好休息过。
在丁晓磊的微信群里,华东、贵州、西北、北京旅游火爆异常,“明天急需导游,XXX路线,费用XXX”的消息此起彼伏,这是过去三年都没有的热闹景象。
“已经有团了,不好意思”,7月以来,“新导游”陈佳丽每天都要拒绝好几个旅行社。
九寨沟专线导游张小军在新疆、西安的朋友都给他打过电话,要他过去“支援”,因为那边的导游已经很多天没有休息,嗓子都哑了。
2023年夏天,迎来史上最热暑期旅游。导游们从“没有团”,到现在能挑团选团,工资翻倍,但还是“一导难求”。此外,研学游、文博游也“火上浇油”。携程数据显示,截至7月中旬,暑期通过携程预订游学、研学产品的人次同比增长近7成,国内内蒙古、青海、甘肃、北京、四川的产品销量排名靠前。截至7月30日,今年暑期博物馆订单量同比增长235%。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导游,他们有的在这个行业浸淫二三十年,有的2020年刚毕业。过去三年,他们很多时候无游可导,被迫转行,又在2023年回归,重新成为一名导游。
火爆的博物馆现场。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大学老师救急一场研学游
邓文已经在旅游行业做了二三十年,从入境导游,到国内导游,目前在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任教,在校外经营着一家导游考试培训中心游鸽课堂(以下简称游鸽),同时在一家旅行社兼资深顾问。
过去三年,游鸽的报名人数直线下降,从几百人的培训班,到几十人,中间一度停办一年。在这期间,邓文带过的很多学生都离开了旅游业,但如今,也有很多人正在回归。今年以来,在游鸽参加导游考试培训的人数不断上升。
“大家(导游)的收入都涨了很多”,团越多,导游的收入越高。”邓文告诉记者,已经工作的社会人士报考导游证的越来越多,在校学生的报考积极性反而没有那么大。比起导游,学生会倾向于选择更加稳定的工作。
4月下旬,邓文已经提前感受到了“五一”旅游的热度,缺导游,明显缺导游。以往新导游正式带团前,要先跟团学习两三个月,现在只要有导游证,培训1个小时,直接就被扔到一线带团。
他在朋友圈说到,“在什么都过剩的环境下,导游缺口很大”。5月上旬,他又发布朋友圈,“今年导游太缺了,市场供不应求”。
“只要愿意工作就不会空下来,现在导游还会挑团,以前都要靠抢,现在工资也上去了。”
邓文也变得更加忙碌,以一周一条的节奏在朋友圈宣传自己的培训中心,旅行社接团的业务也不断扩展,除了常规的周边游路线,一日游半日游的研学团也加入其中。
邓文感慨今年导游“供不应求”。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爆发是在中高考结束后,“每天群里都有人喊导游”,邓文看到,尤其在北京、天津、四川、陕西等地的博物馆,团队讲解需求越来越大。他分析,国内的旅游市场已经过了观光打卡的阶段了,学习的属性在增加,“双减”之后,研学旅游更加火爆,家长学生的教培需求被转移到了旅游上。
邓文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暑假一天能接十几个研学团,一家三四口的非常多,小到4岁的小孩,刚学会背杜甫的诗,就被家长带到杜甫草堂。“家长会觉得这个钱花得特别值,是真的寓教于乐了。”
特别是6月底以来,博物馆游览需求旺盛,一票难求。邓文的导游们都增加了一项抢票的工作,游客们千叮万嘱,生怕抢不到票影响行程。“以前自己都不去的地方,现在火得一塌糊涂。”邓文说。
从邓文接的旅行团来看,老年团和研学团也是数量最多的两种类型,这是今年旅游的明显特征。
但邓文还看到了更多变化,“跟团的人越来越少,自由行、半自由行的人越来越多,这是经济发展行业进步的必然,疫情加快了这个速度。”邓文认为这一趋势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旅行社越来越不赚钱。
以前的跟团游,旅行社承担着游客从出发到回家的所有服务,包括往返机票、交通、酒店住宿、餐饮、游玩讲解等,而现在,这套流程里所有的服务都被拆解,游客可以自主选择及预定。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2023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人均消费540.35元,较2019年同期下降10.45%。
在邓文的分析中,选择自由行的人越来越多,或也是人均消费较2019年下降的原因,因为一趟出行中人均总支出降低了。
不过,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最新数据,2023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23.84亿,国内旅游收入2.30万亿元,人均消费965元,较2019年同期上升了6.86%。
“现在留给旅行社的只有最后的讲解了”,而这也对导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邓文经常给自己旅行社的导游开展专题学习,鼓励导游自主学习,以应对游客更高的需求。
成为导游之前,当老师、进互联网大厂
2023年,毕业3年的陈佳丽,觉得自己成为了一位“正式”的导游,“之前一直感觉是个新人,现在慢慢进入了一种职业的状态。”她说。
2020年6月,旅游管理专业的陈佳丽从大学毕业,很多同学都选择了专业之外的工作,因为喜欢,她选了做导游,一个毕业即基本失业的工作,她当时以为,“基本失业”的时间不会太长。
没有进入固定的旅行社,陈佳丽挂靠在当地旅游协会,接受不同旅行社的带团需求,按天计算工资。
毕业第一年,陈佳丽一个月就带一两个团,一个周期三四天,一个月工作时间3-8天。为了节约开支,不工作的时间她都待在家里,考了中级导游资格证和教师资格证。
但“基本失业”的时间比她想象中长,她不得不转行先谋生。2021年9月,一次偶然的机会,陈佳丽进入了一所初中教语文。2022年4月,因为工作强度太大身体不适辞职,在家休养。2022年七八月陆续接到带团需求,又做了几回导游。
但带团的工作断断续续,陈佳丽深刻体会到了导游的不稳定性。2022年下半年,她还尝试了其他工作,在互联网大厂做审核,后又进一家水土规划公司。几度尝试之后,陈佳丽发现,导游仍然是自己最喜欢的工作。
尝试了诸多工作之后,陈佳丽发现,导游仍然是她最喜欢的工作。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旅游业真正回归也要从2023年算起。
陈佳丽以前的状态,都是在家里等着带团安排,很多时候要给旅行社打电话询问是否有团。2023年春节是疫情政策调整后旅游需求的第一次“爆发”,陈佳丽元旦就开始陆续接团,过完3月的小淡季,4月的工作时长已经变成了18-20天,中间能休息一两天。
五一黄金周前后开始,每天都有不同的旅行社找到陈佳丽,提前预定五六天后的导游行程,陈佳丽的休息时间变成了一个月一两天。
7月,进入暑假旅游,陈佳丽每天都要拒绝好几个旅行社,微信聊天界面,下滑两次,都是满屏的“不好意思,已经有团了”,行程一个接着一个,一个月的时间很早被预定。很多时候,几日游的团刚结束,空出的一个下午时间,她还要无缝衔接上一个半日游的文博团。
纷至沓来的旅行团邀请令陈佳丽应接不暇。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文化博物馆旅游火爆是今年的明显特征。“以前什么时候去都可以,现在要精打细算,要卡着时间去,要错峰。但感觉错峰意义不大,一直是峰。”陈佳丽说。
还有另一个特征,陈佳丽感觉“蹭听”的人明显变多了,带进去的时候是10个人,讲着讲着可能就变成了几十个人,一圈一圈人围着人,她知道,游客太多,景区讲解和导游都太难约。讲解时,陈佳丽的目光总是在寻找自己的游客。
一导难求,导游的工资也翻了倍,以前300元/天的团,现在涨到四五六百元,陈佳丽的收入也直线上升。她了解到,北京导游每天的工资能到1000元。
从银行职员回到导游,还在等出境游的完全恢复
丁晓磊观望的时间比较久,2023年5月才重新回到旅游行业,作为导游继续接团。
2018年毕业后,丁晓磊在一家旅行社做出境游导游和领队,2020年出境游业务暂停,他成了无业游民,2021年2月,他开始尝试国内游团队接待,但带团数量不多且不稳定,口袋越来越紧,2021年11月,丁晓磊进了一家银行工作,收入也更加稳定。
不过,丁晓磊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会重回旅游业。2023年春节,他看到了希望,无论是从周边朋友感受,还是从新闻里看到,都能发现春节旅游火爆,重新回到了“人从众”,周边的导游朋友也陆续回归,但他也担忧春节的火爆是否只是昙花一现,担心自己的回归没有意义。
3月到5月,周边的导游朋友一直比较忙,丁晓磊才感觉旅游真的要恢复了。4月底,丁晓磊从银行辞职,五一黄金周开始恢复带团,主要走川藏路线。5月,丁晓磊在此生必驾的318公路往返,“不堵不正常旅游”侧面反映着旅游的火爆。
丁晓磊告诉记者,现在基本进入了导游主导的市场。以前导游工资的结算周期是半个月到一个月,现在一个团结束之后,一周之内就结款的非常普遍,甚至为了抢到导游,工资在服务结束后的第二天就能结算,直至在出团之前就提前将工资预支。
2023年,旅游市场也有很多变化。丁晓磊发现,尽管现在的旅游人次恢复到2019年水平,但人均消费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无论是酒店、餐饮,还是购物团的数据,都直接体现了游客在消费上更加保守。
他也发现,游客对文化博物馆旅游需求在增加,在川藏路线,以自然观光为主,但现在丁晓磊遇到越来越多的游客,主动要求加上大昭寺、布达拉宫、三星堆、武侯祠等人文景观的游览,并要有导游讲解,丁晓磊感受到游客对人文景观背后巨大的文化需求。
丁晓磊正在给游客进行讲解。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随之而来的是,市场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人文景观定制等旅游产品,购买此类产品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很受市场欢迎。在游客年龄段上,老年人也越来越多,相关产品也日益增多。
而在旅游产业链上,丁晓磊认为,国内旅游产业恢复十分快速,并且经过过去三年的优胜劣汰,旅游产业链进行了升级,留下的酒店和旅游路线都是更好的。
此外,丁晓磊也一直在关注出境游的恢复,如果条件允许,丁晓磊还是会想回到出境游业务,不过,他认为目前由于国际航班还未完全恢复,许多国家出境游也未放开,加上各种不安全因素,出境游的恢复还需要时间。
每日经济新闻